第十七章 新生活(1 / 2)

“哎~怎就恁难,哥哥,要不歇完了去万胜门外头看看吧,城里的门脸怕是租不到了。”

汴京西南郑门,宜秋坊一颗老槐树下,柳慕远三人坐在石鼓上歇脚,说话的是丘小乙,有些气馁。

从女掌柜那边拿了五贯钱,吴霞拜师,他爹给了十贯谢师礼。

大头都放在了出租屋,三个人就拿几贯上街,在城里转悠了好几天。

期间品尝了路边摊的平民美食如旋煎羊白肠、鲊脯、冻鱼头还有盘兔肉、旋炙猪皮肉、野鸭肉等等,评价是太一般,重口味。

价格上倒是便宜的很,每份不过十五文左右。

他们三个又去了一家有名的正店,没敢进门,就叫了个闲汉,打听了一下价格。

然后请他去里头帮着点了两样菜,拿出来在外头找个地方吃。

点的其中一份是羊肉,蒸的,上面也是加了杏仁酪遮膻。

吴霞小娘子吃的直撇嘴,“这都什么呀,味道比起师父传给喃家的冰糖猪头差太远,的亏敢卖这样的高价。”

另一份是当时流行名菜:瓜齑,其实就是酱瓜丝、笋干丝炒鸡肉丝,也是近现代炒菜的雏形鼻祖。

丘小乙吃了给出的评价是:“兄弟我现在算是弄明白了,怪不得当初哥哥开店时,客人挤破头,原来城里正店售卖数百文上贯的菜品,味道上居然还比不上咱们小店区区二十文的一道家常菜。”

不过这一切都在柳慕远预料之中,毕竟这里离着现代社会有着千年时间差的,烹饪时代烹饪手法跟水平不可同日而语。

在这个连炒菜都被那些正店藏着掖着的时代,自己带来的近现代鲁菜制作技术,属于一种崭新的存在。

基于这样的判断,三人信心大爆棚,对于未来充满憧憬和期待,开始兴致勃勃的寻找地方盘店。

不过就在这个事情上遇到了麻烦。

此时的汴京城里人口百万,商业餐饮业异常发达,跟现代社会差不多,竞争激烈生意上也都卷的很。

城里头到处都有干不下去转让的店铺,但是几乎无一例外,你想接得话,需要出一笔高额转让费。

柳慕远卖配方给三家,总共拿到了五百贯,本以为不少了,谁知来城里后才发现,这点钱连支付给人家的转让费都不够。

或者顶多只能接一个路边摊,转悠了几天打听遍了都是如此,三人得没了当初的心气劲,个个垂头丧气。

这不,今天就转悠到了城西南的宜秋坊,这边环境倒是很好,挨着汴河远离闹市,就是人流量有点少。

坊间的街道边也都是门头房,但建的都是雕梁画栋,很高级的二层小楼,商家有绸缎庄,生药铺这类高利润营业场所。

其中也有一家酒店,貌似已经倒闭,从落满灰尘的欢门上判断,应该是歇业好久都没租出去了。

这样的肯定盘不起,但是不影响三个人在边上的槐树下歇脚闲谈。

“几位郎君、小娘子,你们可是要租店铺?”

“吱扭”一声,酒店二楼的窗子被推开,一颗脑袋探了出来。

柳慕远闻声仰头看去,见是一个头顶双丫髻的女孩子正凭栏朝他们问话呢,神情上颇有些期待的样子。

没等他吱声,丘小乙口快,回答说:“姐姐,我们不富,怕是承受不起你们店的转让费。”

“没有转让费的,”女孩子的声音急切,“这是我们自己的门脸,几位别走啊,奴这就下去给你们开门。”

急匆匆的下楼脚步声从外头都能听见,没一会,尘封已久的大门终于被打开,女孩子等了一会,才挥着手出来,走到三人跟前。

“请问郎君租店是要作何生意?”

这个女孩子看上去比吴霞要大一点,身份应该是个丫鬟,人很机灵,须臾认出柳慕远是他们中领头的,就直接的跟他交流。

“我们是城外虹桥那边的,攒了几个钱盘算着来城里开家店做吃食。”

“哎呀那太好了,”女孩子立刻笑容满面,“这里原来就是个酒楼,郎君,外边风大说话不方便,咱们屋里谈吧。”

说完,领着三人进了店里。

其实也没什么可看的,店里很干净,看样子是这位女孩子经常来打扫。

上下两层,下面是散客区,长桌方桌都有,楼上有包间,可以凭栏观景。

酒店后门就是厨房,进来就能看见四口锅的大灶台里面的厨具都有,就是比较脏。

来到后院看见有水井、磨盘,厢房柴房一应俱全,左右都有门,一个通巷道,另一个小门可以去到主人家的一进,不过门锁在人家那边。

偏房里堆着各种碗碟等厨房用品和其他杂物,上面都有一层厚厚的灰尘。

打听了一下,那位丫鬟无可奈何的告诉他,上一任做的菜品都是按照正店的价格售卖,死贵烂贵的还不好吃。

结果当然是

最新小说: 九州烽烟记 朕真的不务正业 满朝奸臣,你要我当千古一帝 换亲后,表姑娘被侯府全家宠翻了 法兰西1794 五胡明月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西川欲晓1909 穿越林冲妻弟之剑上梁山 极品太子:我爬出棺材,征服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