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三章 时疫(1 / 2)

谁肯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呢?

没听说吗,去到那边天天吃肉,就凭这一条,大家不去抢都不行。

还有工钱,最高能给到五贯,这是啥概念,那就是能买一亩地啊,一年下来家中就是小地主了。

七家人抢四个名额,谁也不让谁,都是红了眼。

闻先生无奈,就开口吓唬他们,说去了要签订长期契约的,就是五年起步。

期间女子不能嫁人,怕自家闺女被耽误的,可以退出来,结果是没一个退出。

这招不灵,又说去了那边但凡手脚不干净的要被抓进官府坐牢,泄露秘方的罚钱还是送官府,就问你们怕不怕。

没一个怕的。

最后没了招,跟里正商量一下,那就干脆抓阄吧,命运天注定。

随后中彩的欢呼雀跃,不中的在家长的声声叹息中,哭哭啼啼跟着黯然离开。

这个村里的人基本都姓杨,那个被选中的老杨一家,看到结果后,回家跟两个儿子交代一番。

第二天贡献出家里的独轮车,推着所有人的行李,怀揣对好日子的向往,一行人跟着闻教授往城里赶。

见闻焕章顺利带人回来,柳慕远喜出望外,就组织大家先给人家腾房间。

闻璎搬去吴霞的房间一起住,腾出来的那间跟西厢客厅给她们五个。

院子里杂屋有两间,一间住着闻掌柜,现在另一间的东西都给堆到柴房里,收拾出来让杨家两口子住。

让闻焕章去街上买几张床板和垫凳让人给送过来,就算是安排妥当了。

随着这些生力军的到来,后厨工作顿时轻松了很多。

新来的一个跟了闻璎,剩下的都跟着大师姐吴霞勾当,她们不怕苦不怕累,也是先从打杂干粗活开始,工作很卖力。

吴霞小娘子也不用洗肘子蒸馒头了,得出空闲来,专注灶台,厨艺猛进。

最沾光的就是柳慕远,除了高难度菜品亲自下厨外,平常工作变成在后厨教导徒弟们,或者外出采购稀缺材料这类的工作。

酒店那边也变化不少。

来了帮闲,多了卖唱和说书的,对于这些底层穷苦人来这里讨生活,柳慕远不收他们的份子钱。

只是告诫他们别惹事就行,给帮帮场子更好,否则的话就别在这里待了,顶替者多得很。

二楼自从有宾客请了几次高端宴席之后,消息就传了出去。

京城贫富差距极大,有钱人多的让人想象不到,否则人家丰乐楼菜品那样昂贵,去消费的客人都络绎不绝。

但是大家也不傻,相比那些一人花百贯吃半饱的正店,桃源村三百贯一桌的高端宴,那可是太具有性价比了。

花不太多的钱,请所托之人吃一餐据说比御宴都高级的菜品,岂不既有面子,又能极大提高办事效率。

于是慢慢的二楼升级成了高级消费区,就有附近青楼的女子来上面等客人点曲唱词,人不出名,但是唱的挺好,花费也不高。

这就是所谓的产业带动吧。

一家酒楼兴盛了,就能提供很多人来此就业,从而产生更多附属效益,一条街的店铺都跟着兴旺了不少。

一切都很顺利,那位老者隔三差五的来这边吃一顿,慢慢的大家也就熟了,老相公很随和,没事就爱跟柳慕远开个玩笑,当然,这是喜欢上了他的厨艺,连带着起了爱才之意。

这天情况有点不妙,才起来洗漱完,就看见也是刚起的丘小乙慢吞吞的擦着鼻涕慢慢朝这边挪。

一看情况不对头,就问他是不是身上不舒服。

小乙懒洋洋的回到说头疼嗓子疼还流鼻涕,还说昨天店里好多客人都这样,没精打采的。

完,这是流行感冒啊,现在被称为时疫,这玩意现在这个时代不好治,能死人的。

还好他在那个时代时,伯父是中医医院的老中医,自己年轻时严重偏头疼,被他用针灸治好除了根。

于是就对中医来了兴趣,除了跟他学会针灸外,还得了不少方子,那时候一旦有点毛病,都是自己去中药店抓药熬制,也没将自己治死,感觉良好。

当然,除了最后那一次,中药也治不好。

没多久,宋嫂过来请假,说抱琴不舒服,要歇一天,问一下情况跟小乙一样,这就不能耽搁了。

柳慕远走去闻掌柜的房间,提笔写了个方子,然后去柜上支了一些钱,才来到大街上,就看见两个闲汉趴在槐树下的石桌上睡觉,看来是老早的在占地方。

叫醒他们,那俩认识柳慕远,赶忙唱个喏:“员外有何吩咐?”

“你俩给我去河边搞些柳树条来,放到酒店院子里,一人给五十文辛苦费。”

闲汉大喜:“员外要搞几十斤?”

“一人背一趟就行了,好了去厨房找我拿钱。”说完,先去了不远处的生药铺。

最新小说: 回府后,世子妃马甲快藏不住了! 换亲后,表姑娘被侯府全家宠翻了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西川欲晓1909 法兰西1794 五胡明月 封地躺平就涨兵,女帝求我别造反 极品太子:我爬出棺材,征服天下 满朝奸臣,你要我当千古一帝 穿越林冲妻弟之剑上梁山